李连江:不发表就出局——2015年12月在人大公管学院的讲座 这是香港中文大学李连江教授2015年12月14日—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专题系列讲座,讲座一共包含六讲。本文版权为李连江教授所有。由于版权问题,这里只公布第一讲中的引言部分。第一讲 审稿标准引言:不发表就出局 今天要讲的东西和微信上的不同。微信上那些发言就像片汤一样,而今天更接近老朋友聊天。我作为一个过来人,给各位讲一些你们在书本上看不到、在正式的场合里听不到的内容。标题非常简单,就是我们在学术界的人都很怕的一个说法:不发表就出局(publish or perish)。讲这个题目是因为现在SSCI变成了悬在国内很多高校社会科学界的学者头上的一把宝剑,让大家感到压力很大。那么,SSCI究竟是什么东西?这种对SSCI的迷信是怎么形成的?是不是国内的学者写SSCI论文真有那么困难?我觉得也不见得。但这里面确实有一些行规,就好像我们进入任何一个专业、任何一个行当都有的行规一样。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个行业的训练的话,有一些很明显的东西可能会不注意,而不注意就会吃亏。 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,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、法律、经济、历史、地理、心理学等55个领域。收录文献类型包括:研究论文,书评,专题讨论,社论,人物自传,书信等。选择收录 (Selectively Covered)期刊为1300多种。
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,简称SSCI)收录报道并标引了2684种(截止到2009年6月9日)社会科学期刊,同时也收录SCIE所收录的期刊当中涉及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。
ssci已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参考之一。我先举几个例子,都是我在平时的工作中遇到的事情。前不久,有一位老师告诉我,他的一篇文章投了好几个期刊都没有被接受。最让他感到沮丧的是,到第四次的时候,有一位匿名评审说:“这是我第四次审这篇文章了。”这位老师就不投了,觉得遇到这么一个铁心与他为敌的人,那他没有任何机会发表。但在这里,到底是谁有问题?其实是这位匿名评审有问题。因为在社会科学界里面,有一个不成文、但非常严格的行规,同一篇稿件一个人只能评议一次。如果这位匿名评审真是第四次审这篇稿子的话,那么作者就应该跟编辑提出抗议:“你不可以让这样的人来评价我的文章。他没有资格一个人就封杀了我的研究。”这实际上涉及到学术发表里面一些制度性的东西。有的是明确的规则,有的是隐含的规则,更多的情况下则是约定。如果我们年轻的学者不知道这些不成文的约定,那就很可能会吃亏。 我再讲另外一个例子。有一位韩国学生研究中国的汽车产业跟韩国的工业的关系。文章投到了某个中国研究里面很权威的刊物。几个月后,他收到了两三份评审意见,还有助理编辑的一封信:“很遗憾地通知你(I regret to inform you),你的论文现在不能发表,”后面有一个转折:“我期望你修改再投(I urge you to revise and resubmit)。”如果我们了解行规的话,跟编辑打交道的时候就可以推测对方一般是什么心态了。这里的词语可以选好几个,比如鼓励(encourage)、强烈鼓励(strongly encourage)、期望(urge)、强烈期望(strongly urge)、建议(suggest),而编辑用了“期望”。根据编辑的用词我们就可以判断,这篇文章大概有90%的可能会被接受。但这位年轻的朋友没有经验,只看到了前面那个“很遗憾地通知你”,就把这篇文章投到了一个不是很知名的刊物,当然很快就被接受了。有次周末在香港爬山的时候,他告诉了我这件事情,我说:“你可吃了大亏了!”因为学者写一篇论文是很困难的,已经写到八九成的文章,如果再多加一把劲,可能只需要三个月、六个月,就可以在非常好的刊物上发表了。如果少了这几个月,表面上看起来可以利用这点时间写另一篇文章,但对于学术生涯来说,可能就错失了一个黄金机会。
这两个例子都让我觉得,如果年轻的学者可以在一定的场合跟我们这些过来人沟通一下,可能会有一些好处。在六天的课程里,我就会讲一些实际的例子,尤其是我自己遇到过的例子,因为我写过一些文章,有自己写的,也有合作的,我也做过很多刊物的匿名评审,有中国研究的,也有政治学的。另外,这几年我年纪比较大一点了,研究能力在减退,所以有时候会花比较多的时间跟年轻的学者沟通,说好听点就是传帮带,说不好听的就是人老了好为人师。但在这个过程中,我也确实体会到一点。我和很多在美国、英国读博士的同学经历不太一样的地方是,我和我的导师有比较多的合作,也从中了解到了很多学术界里面的约定。约定就是谁也不会明确跟你讲的东西,当然,这也不能叫潜规则。比如,你看到编辑的信的时候,应该怎么样去判断,要不要修改再投?遇到非常有敌意的匿名评审的时候,改完文章以后应该怎么给编辑写信,是写得越详细越好,还是要写得抓住重点?审稿人建议你修改,但你不打算修改,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样来处理?这些都是我在跟导师合作的过程中,他告诉我的,以及我们共同讨论出来的。 2010年的时候,上海财经大学的牛铭实老师请我跟他们的海归教师做过一次座谈,介绍怎样在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。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,很多我认为每个研究生都应该懂的东西,其实这些老师并不懂。不是说他们不够聪明,那些老师智商都很高,但是有一些地方他们就是不知道。后来我想明白了,因为他们在美国读书的时候,导师不是做中国研究的,对中国也没有兴趣,很多该指点的地方都没有指点到。这就让我觉得,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,我还是可以给年轻的学者讲一讲的。围棋里面有个说法叫“内弟子”,就是老师收的学生,不光是入门,还要住在老师家里的。我虽然没有做到这种内弟子,但我跟导师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。我跟他合作的时候学到了很多东西,但我在这个过程中知道的东西,不能假定其他人也知道。刚才举的例子已经说明了这一点。
这是一段非常长的开场白。下面我来介绍一下这一周的提纲。今天讲第一个题目:审稿标准。既然说要么发表、要么出局,那么各个刊物到底要什么样的稿子?如果我们不知道编辑要找什么样的稿子,投过去就不一定能投中。所以,第一讲会谈审稿标准。期刊审稿最核心的标准有三个。第一,选题重要。但到底什么样的课题是重要的?这里又有很多讲究。不同刊物的标准很可能是不同的。比如说,China Quarterly认为重要的课题可能在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就不是重要课题了。第二,研究创新。创新究竟是什么意思?对于不同的刊物来说,创新其实也会有不同的含义。第三,写作清晰。这也是我们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比较吃亏的地方。
明天会讨论刊物选择的问题。对于做中国相关课题的学者来讲,投稿的时候有两类很不一样的刊物,一类是区域研究的刊物,一类是学科的刊物。我会花一点时间来介绍这两类刊物的区别。
第三讲关于定性研究,主要来讨论“案例”和“概念”。很多学者都抱怨,自己明明做了一个很好的案例研究,但被拒稿了。其实期刊不要这样的文章的原因很简单:你认为自己在做一个案例(a case),但别人不知道你说的是一个什么东西的案例(a case of what)。我们作为中国人,肯定比洋人更了解自己的国家、自己的社会。但为什么洋人写的文章就能够发表,我们写的文章英文刊物就不要呢?这是因为洋人做案例研究的时候,总是在回答这到底是什么东西的案例,而我们往往不回答这个问题。所以我会用两个词来讲定性研究,一个是“案例”,一个是“概念”,也就是所谓的什么东西的案例(what)。
第四讲是定量研究。我也会用两个词,一个叫“样本”,一个叫“测量”。这几年,排名很高的政治学刊物(像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)发表了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的定量研究。定量研究里面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是样本,是抽样。还有另外一个更关键的环节,是问卷的问题。但在中国,由于各种各样的规定和限制,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:如果想获得一个好的样本,那就没有办法问好的问题;如果想问好的问题,那就要牺牲好的样本。这样,我们就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:是想忠于中国,还是忠于所谓的政治科学,到底朝哪个方向走?这里面怎样才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妥协?这是我们第四天要讨论的问题。
第五天的题目是学术写作。我会讲六个字:语言、思维、语境。有些老师可能觉得写不好英文是由于语言上的欠缺。实际上,写不好并不是语言问题。语言问题只要请外教、留学生润色就可以解决了。真正的问题是听众意识,就是没有搞清楚到底是写给谁看的。我们用中文写论文的时候,脑子里的读者是中国人的面孔;而用英文写论文的时候,脑子里的读者应该是洋人的面孔。但是,如果有些知识准备得不够的话,那么这个洋人的面孔往往是很难在头脑里清晰地建立起来的。比如我就审过一篇稿子,英文写得不错,学术规范也可以,但这个学者对话的文献基本上都是中文的。这就很有问题了。如果你以中文文献作为对话对象又投到一个英文刊物的话,那么编辑就会想,期刊的读者都不会中文,他们能看懂这篇文章吗?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,是因为作者虽然在用英文写文章,但他脑子里面的读者是中国的学者。
第六讲关于学术发表的制度与常规。我刚才已经提到了一点。学术界都很怕匿名评审,但匿名评审本身是个非常健康的学术制度,我会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跟大家谈一下,我们应该期望从匿名评审那里得到什么?我们自己在做匿名评审的时候,应该遵守什么样的学术规范?怎么样做一个负责任的、健康的、心理正常的匿名评审?这其实不太容易。因为一旦有了匿名的保护、一旦带上了面具、一旦别人辨别不出来的时候,有些人就变得完全不是他自己了。其实不光是学术界,我们所有人都有这个弱点。在很多文化里面都有狂欢节,欧洲还有化装舞会的传统。化妆舞会就是戴上一个面具,谁也不知道你是谁,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。匿名评审实际上是给每个人都提供了匿名的保护,那么在这里面显示的,可能就是他的本相了。可是大家知道,本相往往是最难看的。我们在面对匿名评审这个制度的时候,首先应该要清楚,它有很多不足,但没有比这个更好的制度了。所以,关键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面对。 这段录像是Issac Stern在指导小提琴学童拉琴。Stern说,小提琴的基本技术老师可以很快教给你,只要去练习,那么弓法、指法很快就能掌握了;但是如果想成为一位音乐家、艺术家,首先是要在脑子里面把这段乐曲想象出来,然后把脑子里听到的那个声音用自己的演奏再现出来。学术也是一样的。学者在成长过程中要首先培养自己的眼界,眼界高了,手上的功夫才可能跟上,如果眼界不高,那手上的东西就无从着手了。通过这个课的讨论,我希望各位在写文章、修改文章的时候,脑子里面能有那个声音。只有脑子里面有了那个声音,手上的功夫才可能达到那个程度。如果一篇文章看不出高低来,不知道这篇文章是到了八成,还是到了九成半,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把它改得更好一点。
欢迎关注~
“法治盛言”是专业的法律类微信公众平台,由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叶竹盛老师主办,由法学和新闻专业的专门编辑团队负责运营,专注于法学研究、法治评论与法务解析,设有“法学速递”、“案例报告”、“热点评论”、“在线法学院”等多个专业板块。